东丽区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优良传统,已连续八届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近年来,在新一届双拥模范城创建中,全区党政军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拓展工作领域,完善保障机制,持续丰富“社会化拥军+”内涵,切实推动军政军民融合发展和双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一、坚持强基固本,高层次推动工作发展
充分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落实常态化双拥工作机制,积极动员一切力量广泛参与爱国拥军活动,推动双拥工作在全域生根开花。一是发动基层力量,激发工作活力。基层单位把双拥工作做为日常重要任务,与驻区部队结对共建64对,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走访慰问、互办实事等活动。组建11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抗击疫情、创文创卫和扶贫帮困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发挥职能优势,服务更加多元。区城管委积极承担驻区部队营区绿化管护工作,对官兵进行养护技能培训。区卫生健康委、交管局等部门为军人军属就医、通行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区司法部门设立法律捐助站1个,法律援助联络点11个,对退役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援助,常态化开展法律拥军进军营活动。三是发掘社会潜力,拥军氛围浓厚。积极打造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军地互动、企业积极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新模式,打造拥军优属商业一条街、拥军优属商业综合体、拥军优属医疗定点医院及老兵茶空间等社会化拥军名录库,在全区形成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风尚。
二、勇于政策落地,高标准做好服务保障
坚持把落实政策作为一项稳军心、固长城的重要工作,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一是助力就业创业,让退役军人脚下有路。积极发挥社会化拥军企业自身优势,组织线上线下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41场,吸纳1340家用人单位进驻招聘,提供6410个优质岗位。与18家企业签署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战略合作协议和退役军人承训机构战略合作协议,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就业难题。二是精准落实优待,让服务对象脸上有笑。先后出台8项措施保障军休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健康体检、义诊及疗养等活动。组建东丽区“老兵宣讲团”,常态深入机关、校园、社区、军营开展授课130余次,受众15000余人。三是解决后顾之忧,让军人军属身上有光。全方位多渠道帮助部队官兵解除后顾之忧。“双向选择”、“考核选调”、“积分选岗”多管齐下,转业军官100%安置在公务员岗位,由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00%安置到事业单位。实施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解决随军家属对口调动及就业创业。推进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坚持军人子女就近入读优质学校,并探索实施军人子女入校后的培养培优措施。
三、聚焦强军备战,高水平助力全面建设
始终秉持“提升保障力才能更好地服务战斗力”这一理念,紧跟部队备战打仗实际,探索形成急事直联互通、大事定期沟通、难事随时会商的“双清单”需求提报机制,全力为驻区部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一是注重实事拥军,全力支持军队建设。坚持落实军地协调配合、互办实事、互解难题的“双清单”制度,每年编列拥军支前专项经费和双拥工作专项经费,为部队基础设施建设、训练演练保障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引导企业拥军,深度推进军民融合。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相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引导和鼓励民营、个私等非公有经济组织和社会团体与驻区部队开展共建活动,实现企业发展与部队建设互利“双赢”。区拥军企业安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洪金被评选为第四届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成为天津市首位获此殊荣的同志。三是探索拥军支前,鼎力支持练兵备战。坚持平时服务练兵备战,战时保障作战打赢的指导思想,树立新理念、把握新任务、完善新机制,定期组织队伍演练,圆满完成驻区部队应急作战及非军事行动的需求保障,形成“部队练打仗、地方练支前”的良好局面。
双拥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东丽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扛起做好双拥工作的政治责任,立足新时代、紧扣新任务、奋战新征程,全力推动双拥工作迈上更高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