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ck

工作动态

“逆行军”中的带头人 记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副院长关秀芬、胡青山
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 人事处(机关党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3-31 16:00

天津市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疗养院是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所属的一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现有严重精神障碍住院患者近130人,每日门诊流量170余人。他们悬壶济世、妙手仁心,多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们积极请战应战、整军逆行,履行着白衣战士的神圣职责。院领导班子成员关秀芬、胡青山起到了带头作用。

老党员,这面旗帜最美最红

副院长关秀芬今年59岁,入党35年,是一位老党员。她常年血压高,身体一直有病,原打算春节假期到市里大医院住院治疗,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她把自己的病抛在了脑后,从大年初四开始,就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关秀芬住院治病的计划一推再推,她自己不在意,但却成了别人的“心病”。她的主治医师对她的病情很了解,也很理解她有时因工作原因而“爽约”,但接连几次被她“放了鸽子”,这下也忍不住开始抱怨她,“你自己就是医院的,自己治病还不当回事”。院长也说她,“你的病存在癌变危险,还有高血压,都需要抓紧治疗,要以身体健康为重,不用每天来单位值班。”关秀芬则说:“疫情当前,咱单位养员情况特殊,防控任务太重了,我这个老党员能带带年轻同志,也能给老同事们搭把手,治病的事先放一放,没啥事。”

2月24日,关秀芬早早来到单位,正在院里检查消防设施,突然一个电话打了进来。“你好,请问是杜洪明的爱人吗,这里是区医院急诊室,您爱人突发心脏病,请抓紧赶过来”。放下电话,虽然感到天旋地转,但她还是先去了消防控制室,交代值班人员抓紧维修消防设施,确保安全通道畅通,尔后才急匆匆向区医院奔去。赶到急救室,看到蜷缩在病床上、眉头紧锁的老伴,关秀芬的眼泪再也止不住,“都是我没有照顾好你!”医生不客气地大声对关秀芬说:“幸亏是在单位,同事打了120,要是自己在家就危险了,你是家属,得上点心!”关秀芬自责难当,把爱人接回家后,破天荒在病床前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把爱人留在家里,简单嘱咐了几句之后,又拖着疲惫身体匆匆回到岗位。

用40年的坚守,赢得病患的信任和依赖

副院长胡青山今年58岁,今年是他参加工作的第40个年头。他心脏一直不太好,曾几次住进医院。腊月二十七,他突发心脏病,病情危急,立即进行了住院治疗。然而当他刚刚从病情中脱险,就又一头扎进工作岗位,带着大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住院期间,胡青山的身体恢复得并不容易,有时在病床上稍微一起身,心率就会飙升到160,心电监护仪也响得越来越刺耳,这时他的额头上会立即渗出细密汗珠,脸色发白。胡青山的主治医师与他很熟,一直想方设法给他的心脏“排险”,并加快康复,但这位老朋友对胡青山的表现却“颇有微词”。据这位医生介绍,作为精疗院主治医师,胡青山平时总穿着白大褂,养员和群众口口相传,说“老胡是个好大夫”;这回穿上了病号服,大夫护士们却没人说他“是个好病人”,因为他“身体稍微舒服一点就总想出院回单位”。其实大家都知道,胡青山之所以急着出院回单位,是因为他的单位——精疗院,正在打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胡青山深知,精疗院作为我市退役军人战线的医疗重地,一旦在疫情防控作战中失守,对全国、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对党和国家刚刚起步的退役军人事业,都将造成难以想象的巨大影响。他作为党员干部和班子成员,战“疫”当前必须钉在阵地上,因为“现在可不是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着急出院返岗,为的就是这个。

“我身体没问题了,随时可以工作”。正月初四,胡青山回到工作岗位,他率先垂范、分秒必争,在局党组和院党总支领导下,严格按照中央、市委各项部署要求迅速展开战“疫”部署。“咱们都是党员骨干,必须要冲锋在前,每个重要点位必须有党员带头上岗!”这是胡青山在院医疗小组会上对修改疫情防控预案提出的意见。在他牵头组织下,院疫情防控预案四易其稿,为全院疫情防控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精疗院广大党员和业务骨干,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四战”要求,细而又细、严而又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大家从平时服务退役军人和人民群众的工作队,迅速转变为战时抗疫的战斗队,从院区封控,到日常消杀,再到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