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waimg040.png

当前位置:

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

时间:2025-02-27  来源:市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政策法规处)

    2024年,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部署要求,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建设取得新成效。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4条信息被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刊载,申报的“建强用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积极融入城市治理格局”经验做法,被评为2024年度天津市法治政府建设优秀案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党对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纳入退役军人工作事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与党的建设、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制定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明确责任分工,逐项推动落实。局党组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为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重要内容,7月22日组织专题学习,纳入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纳入各级党组织学习、党员理论学习、领导干部学法和干部职工培训轮训重要内容,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研讨,推动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二)健全完善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政策制度体系积极对接市司法局、市人大法工委、社会建设委推进《天津市拥军优属条例》修订,并纳入市人大2025年立法计划项目。全面梳理2018年以来国家和我市退役军人事务领域长期执行落实的部门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措施类文件123项,查漏补缺推进落实梳理更新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编印工作指南。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工作规则,对《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部分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问题有关工作措施的通知》(津政办发〔2019〕28号)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组织开展党内规范性文件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涉及经营主体经济活动各类政策、社会建设领域地方性法规、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等文件清理及公平竞争审查专项清查,确保政策制度体系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贯彻实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围绕规划计划制定、重点任务推进落实、重要制度文件起草、重大项目和资金使用等决策事项,按照“三重一大”制度研究决定重大问题。落实合法性审核、备案监督等制度要求,加强合同管理规范,从签订主体、权利义务、责任条款等方面提出法律审核意见,全年共审核108份合同协议。严格落实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制度,与天津四方君汇律师事务所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新增局公职律师1名

(四)创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科学筹划年度普法工作,制发“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清单。举办全市退役军人政策法规专题培训班、全市退役军人事务员职业建设示范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退役军人保障法》《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法律援助法》《行政复议法》等,通过辅导授课、研讨交流、实地践学等多种方式充电赋能。举办“戎耀天津·法治同行”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政策法规知识竞赛,有效激发全系统学政策、学业务的热情,《法治日报》作了宣传报道,活动获得一致好评。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联合市司法局以“业务互促、党建互助”为主题,提供法律服务,编印《转业军官安置工作服务手册》,指导各区做好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宣传、解答工作;联合律师事务所组织开展民法典宣传月“三讲三进”、“9·30”烈士纪念日普法进校园进企业活动;策划“宪法进机关主题活动周”,组织宪法宣誓、法治授课、普法宣传、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落实学法用法考法工作要求,印发系统领导干部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应知应会清单,组织完成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全员完成并通过线上学法用法考试。依托市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服务窗口,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场所。依托政府官网、政务新媒体等设立普法园地、问政策、政策解读版块,推送退役军人法律政策解读短视频、法律政策解读文章等。

   (五)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将行政执法监督检查纳入2024年度全市退役军人工作综合督查事项。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制定实施年度执法计划,全年无行政处罚案件。制定《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试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依法科学编制行政执法事项目录并动态更新调整。将局机关纪委主要负责同志调整为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加强执法监督与机关纪检监察监督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开展涉企行政检查梳理工作,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组织完成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新增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考试、行政执法人员线上公共法律知识学习培训,全员通过考核。开展典型差评案例警示教育、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模拟执法、业务能力培训等活动,组织2次闭卷综合测试,执法队伍能力得到提升。定期开展行政执法党风廉政教育,查找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廉洁自律工作,制定执法规范用语,并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内容,不断加强监督约束。

(六)全面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不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采取“直通车”“双向选择”“积分选岗”等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依规接收安置退役军人,经验做法得到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定向招聘政策,有序组织招聘活动77场次,提供岗位5.3万个。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各类走访慰问活动,发放“八一”慰问金7500余万元。依法依规安置随调公务员、事业编随军家属,800余名军人子女享受教育优待政策。梳理公布第四批141家拥军企业(门店)、社会组织名录。规范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标识悬挂使用和管理,开展军休服务管理机构星级评定工作,深入推进退役军人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广泛开展帮扶解困活动,全市各区设立关爱退役军人基金,服务保障体系由全向优转变。及时回应、按期办结全国“两会”、市“两会”期间交办的意见建议。畅通群众投诉举报和反映问题渠道,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全年共办理建议提案2件,政民零距离网民留言166件,满意率99%,答复率100%。

(七)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认真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依法依规办理退役军人信访事项,建立局机关领导干部定期接待退役军人来访制度,落实“13712”信访事项办理机制。依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设立法律援助咨询窗口、工作站,形成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加强与司法、法院等部门沟通对接,创新打造“老兵调解室”“心理咨询室”等退役军人基层矛调服务中心。依法办理复议、应诉案件,综合运用调解、复议、诉讼等方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局主要负责同志始终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严格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准则,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定期调度法治建设情况,组织召开局党组会56次、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4次,推动解决法治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党员干部法治素养提升,落实会前学法制度,全年组织开展集体学法12次,并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升依法行政水平”为题,为全系统干部职工作专题辅导报告。及时督促班子成员做好分管业务领域法治建设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接受监督评议。

三、存在不足和原因

一是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还不够深入。学习的主动性和系统性不足,学用结合不够紧密,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二是法治人才队伍专业性有待提升。部分执法人员对退役军人相关法律法理解不够深入透彻,对法律条文的内涵与适用范围把握不够精准到位,法律意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有待提升,严格遵守执法程序、规范使用执法文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是法治宣传教育成效不够明显。法治宣传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与吸引力。侧重于法规政策条文内容的宣读,缺乏生动形象的案例解读与深度分析。法律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宣传教育覆盖面存在盲区。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

下一步,我局将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线,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及时跟进、全面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注重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围绕如何推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际问题,研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具体措施,周密部署,抓好落实。

    二是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健全完善我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政策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天津市拥军优属条例》修订工作,推动《退役军人安置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落实落细。做好系统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学习培训,以案释法指导各级依法履职尽责。动态更新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常态化做好跟踪问效。

三是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内容。创新开展适应退役军人认知特点普法宣传模式,体现政治特色、军旅文化。注重融入业务工作,探索开展普法微视频、模拟法庭活动,依托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指导一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做好政策宣讲解读。联合军地专业法律队伍探索开展在退役前政策调研、普法宣传的工作办法,拓展“送法进军营”“送政策进军营”等普法服务内容。做好上门送法工作,提高普法工作针对性。

四是健全退役军人法律服务工作体系。加强部门协作,深化拓展法律服务内容边界。加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推进法律志愿服务队伍建设,规范准入、履职、退出各项机制,探索将退役军人法律服务纳入相关公益组织服务范畴,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补充,提升服务质量。

                                              天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5年226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