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waimg040.png

当前位置:

红色校园培育双拥沃土 军民同心播撒爱的种子

时间:2022-04-06  来源:蓟州区双拥办

天津市蓟州区,是一座革命英雄辈出的红色之城,连续七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在这里,一桩桩暖心的军民互助,一条条深入人心的红色研学之路,一张张洋溢满意笑脸的成绩簿,无不倾注着蓟州区双拥人的责任与担当,展现着双拥工作的累累硕果。

有效落实军地互访办实事

驻蓟32134部队是一支历史悠久、战功卓著、英雄辈出的光荣劲旅,几十年来,部队虽然历经多次调整改革,但部队官兵和广大蓟州人民的联系从未中断,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承延续。

2021年7月1日,在蓟州区第一小学报告厅举行了一场“捐资助学”仪式,驻蓟32134部队积极对接区双拥办和教育局,遴选7所学校30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每人发放助学金3000元,共计9万元。这也是驻蓟32134部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积极响应81集团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实践活动号召,2021年起常态开展“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活动的一次实践。此外,部队还积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国防教育,到包括蓟州区第一小学在内的多所学校进行国防知识宣讲活动,2021年4月15日,宋彦永副旅长带队参加蓟州区第一小学开展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通过优秀维和官兵讲述维和经历、普及国防常识等形式进一步坚定师生们热爱祖国、情系国防的决心。

蓟州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905年,学校始终以“五育融合 红色传承 全面育人”为办学途径,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传承着革命老区的红色精神。

蓟州区第一小学也同样是双拥共建的践行者。学校成立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为部队官兵解决实际困难,在学位紧张的情况下,无条件接收部队官兵子女在一小就读,并在课业辅导、接送安排等问题上给与最大照顾。在关注所有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德育处每学期组织召开军人子女会议,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特长发展需要。每逢“八一”建军节前夕,学校德育处都会精心组织慰问活动。同时,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邀请退伍老军人、退休老干部和德育干部、思政教师一起进课堂召开专题讲座、主题班队会,有意识的让学生了解国防知识,把知识的传授与国防教育、爱国拥军、立志报国结合起来。

这支部队和这所小学,已经是几十年的友好共建单位了。其实在蓟州区还有很多个这样的部队和学校,他们都在积极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双拥工作的路子方法,推动双拥工作的创新发展,通过学校与驻蓟部队的携手共建,进一步深化国防教育,密切军民关系,合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红色教育贯彻校园内外

2021年10月底,中国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报、新华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同时对蓟州区教育系统利用红色资源,将红色热土转化成教育“宝藏”,开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红色教育进行了报道。红色教育特色鲜明、效果明显,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双减”工作开展以来,蓟州区把红色教育与拓展课后服务活动项目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蓟州特色。

两年多来,蓟州区教育局紧紧依据教育实际,提出了“加强五个建设、打好五个攻坚战”的新举措,通过开展红色研学体验,红色教育走进课堂等举措进行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教育。

各中小学利用域内162处红色教育资源,30个红色教育基地和5条精品红色教育线路就近开展研学实践,以身边故事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区教育局协调域内15家景区通过门票优惠的方式,开展小手拉大手“爱党、爱祖国、爱家乡”主题教育,将红色资源导引进社区,推动红色教育走进千家万户,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红色教育合力,培养学生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情怀。

蓟州区通过系统的红色教育,在校园内外传达着“一心向党,建设祖国”的理念,培育坚实的双拥沃土。

无论是军校共建互办实事,还是红色教育贯彻到校园内外,都只是一年来蓟州区众多双拥工作的一部分,同时也成为蓟州区双拥建设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军民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书写着自己的双拥故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小故事得见大情怀。红色热土一年脚步未停,新的一年将继续前行!